DDR5內存規范和關鍵特性

內存技術也經歷著不斷更新迭代,如今,雙倍數據速率(DDR)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DRAM 或直接稱為 DRAM)技術,已成為幾乎所有從高性能企業數據中心到注重功耗/面積的移動應用中的普遍的存儲器。這一切都要歸功于DDR 的高密度特性,其采用了電容器作為存儲元件的簡單架構具有高性能、低延遲、高訪問壽命以及低功耗等特點。

內存接口芯片是內存模組(又稱內存條)的核心器件。作為服務器CPU 存取內存數據的必由通路,其主要作用是提升內存數據訪問的速度及穩定性,滿足服務器CPU 對內存模組日益增長的高性能及大容量需求。內存接口芯片應用于服務器內存條,在按技術進行的產品分類上遵循內存接口芯片技術標準,主要為 JEDEC(全球微電子產業的領導標準機構)之DDR 標準,例如DDR2,DDR3,DDR4,DDR5 等。

雙倍數據速率(DDR)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JEDEC(固態技術協會)定義中開發了三種 DDR 標準:標準DDR、移動 DDR 和圖形 DDR,來幫助設計人員滿足對內存的要求。JEDEC 目前在 DDR 類別中的最新一代是DDR5。隨著JEDEC技術協會發布存儲器標準DDR5 SDRAM的最終規范,這將標志著計算機存儲器開發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自90年代末以來,DDR的最新版本一直在驅動PC,服務器以及所有產品之間的發展,DDR5再次擴展了DDR內存的功能,使峰值內存速度提高了一倍,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內存大小。

DDR技術世代

DDR5 將以較之 DDR4 更低的 I/O 電壓 (1.1V) 和更高的密度(基于 16Gb DRAM 晶粒)支持更高的數據速率(高達 6400 Mb/s)。DDR5 DRAM 和雙列直插式存儲模塊 (DIMM) 有望于今年投放市場。

DDR5 將以較之 DDR4

本文概述了 DDR5 DRAM 的幾個主要功能,設計人員可以將其部署在服務器、云計算、網絡、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和消費類應用等類型的片上系統 (SoC) 中。

什么是標準 DDR?

具備高密度和高性能的標準 DDR DRAM 有各種型號和外形尺寸,支持 4 (x4) 或 8 (x8) 或 16 (x16) 位的數據寬度。終端應用可以將這些存儲器用作分立式 DRAM 或 DIMM。

DIMM 是一款帶有多個 DRAM 芯片的印刷電路板 (PCB) 模塊,支持 64 或 72 位數據寬度。72 位 DIMM 稱為糾錯碼 (ECC) DIMM,除支持 64 位數據外,還支持 8 位 ECC。

服務器、云和數據中心應用通常使用基于 4 個 DRAM 的 72 個 ECC DIMM,在獲得更高密度的 DIMM 的同時還可支持更高的 RAS(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功能。除此之外,這樣的ECC DIMM還能縮短此類應用在存儲器發生故障時的停機時間。

對比其他 8 bit 和 16 bit DRAM 的 DIMM 來說,這種方案價格較為便宜,所以此類產品被廣泛用于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中。與此同時,還可以將這些存儲器當作分立式 DRAM 來使用。因此,與其他 DDR 類別方案相比時,標準 DDR 通道寬度的靈活性就是其最大的優勢。

DDR5 究竟有什么魅力?

與 DDR4 相比,DDR5 新增特征包括:突發長度增加到16拍,其出色的刷新/預充電方案可實現更高的性能,可提高通道利用率的雙通道 DIMM 架構,可在DDR5 DIMM 上集成穩壓器,可增加的存儲區分組,以及可命令/地址片內端接電阻 (ODT)等多種優勢。表1將 DDR5 和 DDR4 DRAM/DIMM 的功能進行了對比。

DDR5 對比 DDR4 DRAM/DIMM

表1:DDR5 對比 DDR4 DRAM/DIMM

除性能更強之外,DDR5 還引入多種 RAS 功能,以保持通道提速后的穩定性。這些 DDR5 通道穩定性的功能包括:占空比調節器 (DCA)、片上 ECC、DRAM 接收 I/O 均衡、RD 和 WR 數據的循環冗余校驗 (CRC) 以及內部 DQS 延遲監控。以下是對這些功能的詳細說明:

1. 用于補償占空比失真的占空比調節器 (DCA)

占空比調節器支持主機通過調節 DRAM 內部的占空比來補償所有 DQS(數據選通)/DQ(數據)引腳上的占空比失真。因此,DCA 功能鞏固了讀取數據的穩定性。

2. 強化 RAS 的片上 ECC

DDR5 DRAM 為每 128 位數據設置 8 位的 ECC 存儲空間,使得片上 ECC 具有強大的 RAS 功能,可以保護存儲器陣列免受單個數位錯誤的影響。

3. DRAM 獲得 DQ 均衡以增加裕量

DDR5 DRAM 和 LPDDR5 DRAM 一樣,也支持 WR 數據均衡。該功能在 DRAM 端為 WR DQ 打開了新的局面,不僅可以保護通道免受符號間干擾 (ISI) 的影響,增加裕量,還可實現更高的數據速率。

4. RD/WR 數據的循環冗余校驗 (CRC)

DDR4 僅支持寫數據使用的 CRC,而 DDR5 將 CRC 的適用范圍擴展到讀數據,從而提供額外保護,避免通道出錯。

5. 內部 DQS 延遲監控

內部 DQS 延遲監控機制支持主機調整 DRAM 延遲來補償電壓和溫度變化。以 DDR5 速度運行的主機可以使用此功能定期重新訓練通道,補償 DRAM 中延遲引起的 VT 變化。

6. DDR5帶來的挑戰

從DDR的發展圖中可以看到,DDR的傳輸速率在成倍提升,而其迭代速度也在不斷加快。

DDR的傳輸速率在成倍提升

DDR5的速率最高超過8.4GT/s,達到了前代DDR4最高速率的兩倍。更高的速率,帶來出色性能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提升了設計的困難。

  • DDR信號較多,走線較為密集,隨著信號速率的增加,傳輸線之間的串擾也會隨之增加。

  • 除了串擾外,抖動也是不能被忽視的問題。

  • 由于傳輸線的頻率選擇特性,頻率越高,傳輸線的插入損耗也會隨之增加,信號的衰減和碼間干擾的現象也會更加嚴重。

總結

為滿足目標應用的要求,設計人員在為自己的設計選擇最佳片外存儲器技術時DDR 已成為了必選技術方案之一。從最早的400 Mbps 的 DDR 發展到了當今的 6400 Mbps 的 DDR5,每一代 DDR 的數據速率都翻倍增長。

隨著內核數量的增加,DDR5 提供了更高的密度(包括雙通道 DIMM 拓撲),從而保證通道效率和其性能,這些優勢對于適合服務器、云計算、網絡、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和消費類等應用的 SoC 最為重要。無論設計人員選擇哪種 DDR DRAM 技術,都必須在 SoC 中部署兼容的接口 IP 解決方案,以實現與 DRAM 之間的必要連接。


深圳市千兆科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將世界先進的測試技術帶到科技的各個領域

關于我們


? 千兆科科技 版權所有。 | 粵ICP備17152948號 | 網站地圖 | 技術支持:野草工作室